明确走势 且看尼康COOLPIX A开发团队专访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数码频道】随着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的即将过去,更多的厂商针对市场的工作已经愈发明显,尤其是抱团开发同类型产品的特点在不断的被市场接受,大家都很有规律的推出了自己的大底卡片类数码相机产品。这个潮流随着索尼的RX100开始,不断的受到例如尼康、理光等品牌的推波助澜,目前市售产品更加丰富。
不过迄今为止还鲜有直面海外开发团队的声音被大家所了解,今天就借着尼康Coolpix A开发团队的访谈来一窥目前这类产品的整体定位,以及行业内部的明确态度。
原文地址:请点击
从原文大致介绍了发布第一款搭载DX格式传感器的便携式数码相机Coolpix A,搭载28mm f/2.8镜头。并就相机定位、开发细节,以及用户关心的无防抖、无纳米镜片等问题进行回答。让人稍感意外的是,这支团队相当年轻。
参加访谈的有负责机身设计的主任研究员后藤孝夫、高桥昌也(图像处理总监)、铃木笃(光学设计、镜头总监)、小宫山桂(商品企划总监)
尼康COOLPIX A 银色及黑色机身
CMOS及镜头一体化组件
镜头组件
开发团队设计此款相机旨在代替单反相机在普通生活摄影中的作用。单反用户对照片质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然而大多数便携相机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用户希望能够得到一款能应付各类场景,同时又拥有单反画质的便携相机。为此也曾经研究过搭载全画幅传感器,但考虑到外出携带时的便携性,最终选择了DX格式传感器。对于习惯了DX格式单反的用户来说一定不会对它感到陌生。设计时也考虑了相机的画质和操控性,让单反用户在使用时不会察觉到明显违和感。
其实还是出于镜头体积方面的考虑。从小型化DX格式传感器相机的观点出发,定焦镜头更适合这款相机。如果采用变焦镜头,不少构想的功能都无法实现,机身也会变得更大。对这款相机来说,选择28mm是因为它像单反镜头一样,是需求量很高的一个焦段,此外还考虑拍摄场景多样性的问题。
而开发团队最终选择了视野更宽阔的28mm镜头。更宽的视野意味着能提高拍摄的机会。不管是需要高动态范围表现的风光摄影,还是在半步以内就能完成的人像摄影,28mm都是非常合适、便利的选择。不止Coolpix A,Coolpix镜头和尼克尔镜头技术都是共通的,开发Coolpix A的自然也就会用到尼克尔镜头技术。尼康拥有巨大的镜头数据,并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如果没有这些做基础、参考,就无法完成Coolpix A光学设计工作。
一体化设计无需考虑镜头卡口制约,进而提升设计自由度。作为整体的一部分,镜头的后焦距得以缩短,有助于镜头小型化。但较短的后焦距会增大传感器边缘入射光线的入射焦距,因此在开发镜头的时候,对新规格传感器做了部分特殊化设计。此外,为了减少相机体积放弃了焦平面快门,转而采用镜间快门,进一步降低驱动噪音和快门震动。
与各种可更换镜头比起来,设计师可根据传感器特性和小型化需求对镜头进行最优化设计。由于不受镜头卡口限制,我们要做的只是在有限空间内放入镜头,实现高密度无死角设计。
同时在获得出色光学性能的同时实现小型化设计。由于不想在画质上做任何妥协,对非球面镜的配置和结构进行了最优化设计。5组7片结构,成像通透,不会像其他不少镜头那样会出现鬼影和眩光现象。纵向色差控制水平尤其突出,焦外成像边缘色彩油润。并确保像场弯曲符合设计要求。此外,在量产工程过程中,会对MTF曲线、球面相差、像面弯曲等数据进行全面管理。
纳米结晶涂层镀膜可大幅改善鬼影和眩光问题,但重要的是在光学设计阶段就采用可抑制鬼影的结构。尼康公司拥有全套光学仿真软件,在镜头设计时就考虑到了鬼影和眩关问题。镜头经过了最优化设计,其本身就拥有很好的抗鬼影眩光性能,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再配备纳米镀膜镜片。
当然在取消了低通滤镜之后,此款机身势必会出现摩尔纹的问题,就这点开发团队是这样理解的。即便将D800E传感器裁剪成DX格式,两者出现摩尔纹的量大体上是相同的。但在程度和频率上会有所差别,而且通过更改拍摄方式也能避免摩尔纹。此外,在配套软件Capture NX2内加入了摩尔纹减淡功能。有了这些解决办法,才决议使用无低通滤镜设计。
光圈与镜头体积有很大关系,考虑到相机的便携性,才决定将f/2.8设定为最大光圈。整部相机的小型化设计都会变得更困难。也对其他最大光圈做过研究,但认为f/2.8最合适。作为一款定位高级的便携相机,在里面加入一些仿古操作会受到更多用户的欢迎,总的来说还是为了提升相机的操控感受。
总体来看,尼康开发团队的解答更多的着眼在市场人群的最终使用习惯上,最直接的就是去除低通滤镜的设计思路,这样可以令画面锐度提升,而摩尔纹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后期的软件去除,这样既保证了画质的提升又不会有头痛的后期问题。同时机身的在光学结构上保持尼康一贯的设计理念,带给大家更为实用的镜头设计理念,将轻量化的机身和高画质的设计思路很好的融合在了COOLPIX A之中。
而行业内应对竞争的最佳手段其实就是回到本源,将拍摄最终目标贯彻下去,无论便携设备如何发展,最终在画质和功能上做却舍的用户还是会选择更为专业的相机来完成相关的拍摄工作。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